行业动态

行业动态

空调换热管未来趋势?铜管、铝管、不锈钢管三分天下?

2025-04-29

01 一铜天下


铜管换热一直是空调制冷行业的首选材料,取决于铜的高导热性能。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,空调制冷行业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,铜管换热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,稳坐空调制冷换热管第一把交椅。但随着科技的更新、铜材价格居高不下,在全球节能减排大趋势、竞争白热化大环境下,可替换材料有了发展的方向。


02 二金角逐


新技术的革新必然带来成本的降低,经济性是可替换材料的原生动力。


从长远来看,不锈钢管的初始投资低于铜管,且使用寿命长,维护成本低,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相一致。不锈钢的生产过程更加环保,可回收利用率高,价格相对稳定。


铝的价格仅为铜的三分之一左右,使用铝管能大幅降低空调的原材料采购成本。我国铝材产量大,有着安全且可把控的供给能力。铝材重量轻,符合家电轻量化趋势,便于运输与安装。


03 三足鼎立


在空调行业中,柔性不锈钢管和铝管作为替代铜管的材料各有优势,适用场景也因性能差异而不同。


一、关键性能对比分析


指标
不锈钢管
铝管
铜管(基准)
导热性
较低(约15 W/m·K)
较高(约237 W/m·K,接近铜的80%)
最高(约400 W/m·K)
耐腐蚀性
极优(尤其耐氯离子、酸碱环境)
较差(易氧化,盐雾腐蚀敏感)
较好(但潮湿环境下易腐蚀穿孔)
强度和耐压性
极高(抗拉强度>500MPa,壁厚可降低30%)
低(需加厚或外覆增强层)
中高(机械强度适中,但易压溃变形)
延展性
中等(需专用设备弯曲)
最优(柔性易成型)
良好(手工操作简单)
环保性
完全可回收(再生率>90%)
可回收(再生耗能仅为原铝5%)
可回收但依赖稀缺资源(铜矿有限)


不锈钢管优势集中于耐腐蚀性和结构强度,适合高湿度、高盐碱(如沿海地区)、长期免维护场景。


铝管核心优势是导热性和加工经济性,适用于常规传热要求但成本敏感场景。


二、经济性对比


1.材料成本


不锈钢管:单价约为铜管的50%~70%(SS304),但壁厚更薄可降低总成本。


铝管:单价仅为铜管的20%~30%,显著占优。


2.加工与维护成本


不锈钢管:需专用焊接工艺(如氩弧焊),前期设备投资高;但寿命周期内维护成本低(腐蚀风险小)。


铝管:易加工(可冷弯、钎焊),但需防腐蚀处理(如阳极氧化或覆塑),长期可能因腐蚀更换。


3.综合经济性评价:


短期成本:铝管>不锈钢>铜管


全生命周期成本:不锈钢(低维护)>铜>铝(需频繁更换)


应用场景
推荐材料
推荐理由
高腐蚀环境
不锈钢管
沿海、化工厂等区域,耐氯离子腐蚀需求优先。
热交换核心部件
铝管(或保留铜管)
蒸发器/冷凝器需高导热,铝可部分替代铜;但不锈钢导热不足。
低成本安装系统
铝管
低成本优先(如家用分体空调连接管),短期经济性主导。
长寿命建筑集成空调
不锈钢管
与建筑同寿命设计(50年以上),减少后期维修成本。
柔性连接部件
铝覆塑软管
结合铝的轻量化与非焊接连接需求,适当牺牲耐腐蚀性换取灵活安装。


四、技术突破方向


不锈钢管技术方向:


复合强化:内衬铜镀层(如日本大金的铜覆不锈钢管),提升导热性同时保持耐腐蚀性。


超薄壁工艺:通过冷轧+退火工艺将壁厚降至0.3mm以下,降低重量和成本。


铝管技术方向:


新型防腐涂层:如石墨烯-聚合物复合涂层,提升耐盐雾性能至1000小时以上。


铝-铜复合管:通过爆炸复合工艺,芯层用铝(导热),外层覆铜(耐腐蚀),成本介于两者之间。


五、未来趋势


不锈钢管:需高强度、耐腐蚀的长期工程的首选,逐步在高端商建、工业空调中替代铜管。


铝管:低成本、轻量化场景的核心选项,未来有望通过涂层技术弥补耐腐蚀短板。


过渡方案:铜-铝/不锈钢复合管可能是技术融合的阶段性选择,需平衡性能与成本。


不同替代路径需结合具体应用场景、成本预算和长期维护需求综合评估,目前尚未出现“压倒性优势”的单一材料方案,未来长期或出现三分天下的局面,最终都是交由市场来选择。


六、标准支撑


技术往往需要先行,获得市场一定的认可度。替代材料相关适用标准还没有出台,下面列举一些参考材料标准。


1.空调制冷铜管标准:


GBT 17791-2017 空调与制冷设备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


2.替代材料现行标准


GBT 6892-2023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


GBT 4437.1-2023 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 第1部分:无缝圆管


GBT 33226-2016 热交换器用铝及铝合金多孔型材


GBT 14976-2012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


GBT 20878-2024 不锈钢 牌号及化学成分


GBT 13296-2023 锅炉、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